送康太守
王维〔唐代〕
城下沧江水,江边黄鹤楼。
朱阑将粉堞,江水映悠悠。
铙吹发夏口,使君居上头。
郭门隐枫岸,侯吏趋芦洲。
何异临川郡,还劳康乐侯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城下有沧江水缓缓流过,江边矗立着黄鹤楼。
红色的栏杆围绕着白色的城墙,江水悠悠地映照着这一切。
夏口响起了铙鼓声,太守大人就住在那高楼之上。
城郭的大门隐藏在枫树林立的岸边,官吏们快步走向芦洲。
这景象与临川郡又有何异呢?还是要烦劳康乐侯来此欣赏啊。
注释
铙吹:即铙歌,军中乐歌,为鼓吹乐的一部。
使君:尊称州郡长官。
郭门:外城的门。
临川:今属江西。
康乐侯:指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。
简析
《送康太守》是一首五言古诗。此诗先以宏大的视角开篇,点明黄鹤楼位于沧江之畔,然后进一步描绘黄鹤楼的细节;接着将笔触转向人事活动,描绘夏口的铙吹之声,以及使君居于黄鹤楼上的情景;末以历史典故作结。这首诗气体阔大,境界高远,写送别而不是伤感,别具一格。
王维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(jié),号摩诘居士。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天宝年间,拜吏部郎中、给事中。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,世称“王右丞”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 415篇诗文 879条名句
石壕吏
杜甫〔唐代〕
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
老翁逾墙走,老妇出门看。(出门看 一作:出看门)
吏呼一何怒!妇啼一何苦!
听妇前致词:三男邺城戍。
一男附书至,二男新战死。
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!
室中更无人,惟有乳下孙。
有孙母未去,出入无完裙。
老妪力虽衰,请从吏夜归。
急应河阳役,犹得备晨炊。
夜久语声绝,如闻泣幽咽。
天明登前途,独与老翁别。
苏小小墓
李贺〔唐代〕
幽兰露,如啼眼。
无物结同心,烟花不堪剪。
草如茵,松如盖。
风为裳,水为佩。
油壁车,夕相待。
冷翠烛,劳光彩。
西陵下,风吹雨。
卖炭翁
白居易〔唐代〕
卖炭翁,伐薪烧炭南山中。
满面尘灰烟火色,两鬓苍苍十指黑。
卖炭得钱何所营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
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。
夜来城外一尺雪,晓驾炭车辗冰辙。
牛困人饥日已高,市南门外泥中歇。
翩翩两骑来是谁?黄衣使者白衫儿。
手把文书口称敕,回车叱牛牵向北。
一车炭,千余斤,宫使驱将惜不得。
半匹红纱一丈绫,系向牛头充炭直。(红纱 一作:红绡)